实践教学中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 ——以《春季居家花艺设计与制作》课程实践教学为例
中职《居家花艺设计与制作》课程思政案例:
实践教学中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
——以《春季居家花艺设计与制作》课程实践教学为例
一、引言
花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,承载着美化生活、陶冶情操的重要使命。在中职教育中,《居家花艺设计与制作》课程是花艺设计与制作(3+2)专业的专业核心课,该课程以校企合作为依托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将工匠精神、职业道德、职业规范深度融入实践教学,构建了“德技并修、协同育人”的教学体系。以该课程中《春季居家花艺设计与制作》项目为例,课程将真实项目驱动、大师引领、岗赛融合等融入“双交替多循环六环节”的创新教学模式(图1、图2),让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设计紧密结合,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双重目标,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典型范例。
图1 “双交替多循环六环节”的创新教学模式
图2 教学实施过程
二、实践教学中的思政融合路径
(一)以典型任务为载体,构建“工匠精神”浸润式教学场景
1.任务设计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
图3 学生在《清明节花篮制作(阴影法)》任务中反复调整产品细节
课程选取清明节花篮、春分桌花、谷雨茶席花等春季典型居家花艺项目,将企业真实订单转化为教学任务(图3)。例如,在《清明节花篮制作(阴影法)》任务中,学生需根据客户需求完成兼具文化内涵与工艺精度的作品,通过反复调整花材布局、色彩搭配,强化“精益求精、追求完美”的工匠精神。
引入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技术标准》作为评价依据,要求学生作品的花瓣朝向、枝条角度均需符合行业规范,从细节处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态度。
2.“探-观-练”三步法锤炼技艺
探(自主探究) :学生先独立尝试设计,如谷雨茶席花制作中需根据节气特点选择花材,激发创新思维;
观(大师示范) :企业导师或优秀教师(图4)通过多屏直播演示“阴影技法”操作细节,强调“每一片叶子都是生命对话”的匠心理念;
图4 优秀教师强调任务中的操作细节,培养学生匠心意识
练(规范实操) :学生分组练习时需记录操作日志,教师对标行业规范逐一点评,纠正插花角度、固定手法等技术细节,强化规范意识。
(二)以传统文化为纽带,深挖“大师精神”育人价值
1.大师工作室引领文化传承
聘请国家级非遗花艺传承人担任课程顾问(图5),通过“大师课堂”讲述传统插花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。例如,在春分桌花设计中融入“二十四节气”文化符号,引导学生理解“一花一叶皆承载民族智慧”的深刻内涵。
图5 行业大师匠心制作,亲自示范
组织学生参与大师主导的社区公益活动,如为社区设计“三八”妇女节花艺作品(图6),在服务中感悟“用技艺传递温暖”的职业价值。
图6 学生用技艺制作发簪传递人文温暖
2.“一纵三横”思政体系渗透(图7)
1)纵向主线 :
以节气、节日为载体贯穿家国情怀教育。清明节花篮制作中,学生需调研传统祭祀文化,撰写设计说明,强化对中华孝道的认同;
2)横向渗透 :
工匠精神 :通过限时任务挑战、作品迭代优化培养专注力与抗压能力;
职业规范 :制定《花艺师操作守则》,要求工具归位、垃圾分类等细节管理;
生态理念 :开展“零废弃花艺”创意赛,鼓励利用边角料创作,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观。
图7 “一纵三横”思政体系架构
(三)以多元评价为驱动,实现职业素养内化
图8 教学评价构成
依据职业标准、行业标准,及世赛国赛市赛技术标准,结合课程教学目标, 对每个任务制定评价量表。开展多元化评价,让学生、教师、花艺大师、客户有 针对性的参与评价,评作品、评技法、评操作、评活动等,重学习结果,更重学 习过程(图8)。
构建了“四维评价”体系:
技术维度 :企业导师按行业标准评分,重点考核作品结构稳定性、保鲜周期等硬指标;
艺术维度 :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、社区展览投票检验作品美感与实用性;
过程维度 :记录学生操作规范性、团队协作表现,纳入职业道德考核;
文化维度 :要求提交设计理念报告,阐述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。
三、育人成效与特色创新
1.“双身份”成长显成效
学生既是技艺学习者,又是文化传播者。花艺专业学生协助合作企业完成三八节订单,职业认同感显著提升。
学生作品(图9)受到了家长及客户的高度认可,激发了学生的职业自豪感,学生由 “要我学”变为为“我要学”。线上教学时,学生的作品让家长满意和骄傲;线 下教学时,学生娴熟的技法,新颖的设计,让客户认可和满意。
图9 学生作品成果
2.“岗课赛创”一体化创新
课程内容对接花艺师职业资格认证,近三年毕业生双证获取率逐年提升;
学生作品在郁金香插花大赛中斩获2金2银,评审专家特别点赞“作品中可见深厚的文化沉淀与职业追求”。
四、经验总结与提升方向
图10 现有教学设施和资源(花艺专业教室+企业实训基地+虚拟仿真软件等)
本课程通过“文化筑基、大师引路、实战育人”三大策略,实现了工匠精神从概念认知到行为养成的转化。在现有的教学场地及资源的基础上(图10),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:开发AR花艺实训系统,实现技法细节的数字化解析;建设“工匠精神案例库”,收录行业模范事迹,强化价值引领。通过持续创新,让思政教育如花香般浸润学生成长全过程,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花艺匠人。